点击蓝字
关
注
我
们
排练集锦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海省舞蹈家协会承办,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青海藏族非遗舞蹈传习创作助力计划——藏族非遗舞蹈传习,于2025年5月9日至15日在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藏族非遗舞蹈传习。来自省内外的舞蹈教师、编导、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传习。
本次传习计划旨在通过举办青海藏族非遗舞蹈传习,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传统文化中最具当代价值、时代价值的精神内涵、意义,深度挖掘非遗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促进舞蹈文化交流,推动藏族舞蹈艺术交流互鉴,持续加强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保护。同时,积极构建国家级非遗舞蹈传承人与专业舞蹈人的交流互动平台,持续推动民族舞蹈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作用。
(2025)
传习成果汇报
青海藏族非遗舞蹈
成果汇报
5月15日上午,青海藏族非遗舞蹈传习成果汇报表演在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郭磊,青海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马金彪,中国舞协活动管理处处长张鹤,青海省文联组联部主任雷海,青海省舞协副主席索南达尔吉,青海省舞协秘书长王建青,青海省舞协理事李娴以及来自省内外的舞蹈教师、编导、演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传习成果汇报表演,青海省舞协秘书长王建青主持。
此次传习,主要以伊舞、卓舞为主要内容,遵循着几百年来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为省内外学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传授。既有藏族非遗舞蹈的传习,又有舞蹈创作、舞蹈教学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很全面,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为持续提升省内外学员的业务素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为学员构建起了互学互鉴、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注入了鲜活的创作养分,也为青海藏族非遗舞蹈在全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有利契机,必将对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在传习成果汇报上,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舞姿、良好的形象向现场的领导和授课教师作了精彩的汇报。大家无论从基本动作,还是在舞蹈组合中的表现力、节奏感的把握、情感的传达,以及在伊舞中膝盖的屈伸与腰胯的拧转,在卓舞中“跨腿踏步蹲”“趋步辗转”“悠颤跨腿”“撩甩晃手”等技巧,均展现出了极高的舞蹈水准。
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郭磊为学员颁发纪念证书
青海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马金彪为学员颁发纪念证书
中国舞协活动管理处处长张鹤为学员颁发纪念证书
成果汇报
参加此次传习的学员纷纷表示,经过为期一周的学习,更加明白了加强非遗舞蹈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青海藏族非遗舞蹈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理念、文化价值。特别是通过此次学习,对玉树伊舞、卓舞的独特舞资、分格韵味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非遗舞蹈传习为契机,持续加强对非遗舞蹈的研究阐释,不断推进对中国广袤土地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进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民族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青海省舞蹈家协会
地址:城西区五四西路1号
电话:0971-6306845
审核|王建青
文字|王建青
编辑|李 娴
照片、视频|邓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