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舞评 | 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舞评之七
最新动态
舞评 | 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舞评之七
2025-07-105

(2025)

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舞评

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广播电视台主办,青海省舞蹈家协会、青海大剧院承办的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于2025年6月2日至5日在青海大剧院盛大上演,现已圆满落幕!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突出作用,现开辟网上舞评专栏,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舞蹈鉴赏平台。将陆续推出系列舞蹈评论文章,敬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关注。舞评仅代表作者观点。

童心绘就艺术长卷

——观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少儿组的思考

青海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舞蹈教师  田丽莉

在青海大剧院璀璨的聚光灯下,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少儿组决赛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民族艺术长卷,每一个跃动的身影都是笔尖流淌的诗意,每一段舞蹈都是对生命与文化的深情礼赞。小舞者们以赤子之心为墨,以翩跹舞姿为笔,在舞台上勾勒出青海少儿舞蹈的无限可能,让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迸发新生,让文化与艺术在传承中焕发荣光。这场比赛不仅是才艺展示的舞台,更是青海舞蹈教育的精神图腾,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映照出艺术教育的深远价值。

扎实的教学作为优秀舞蹈作品诞生的基石,在这场赛事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孩子们举手投足间的专业素养,是无数个日夜打磨的沉淀,更是舞蹈教育者匠心独运的结晶。蒙古族舞蹈《金色的云朵》是教学与艺术融合的典范,它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与自由的云朵意象,转化为灵动的肢体语言。孩子们在规范的动作训练中,不仅掌握了舞蹈的技术精髓,更在潜移默化中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作品第一段以灵动的舞姿勾勒出蒙古族孩子结伴求学的鲜活图景,孩子们在上学路上相互扶持、欢歌同行,通过充满民族特色的集体舞蹈动作,将团结友爱的集体意识与对家乡、祖国的真挚热爱巧妙交融,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国情怀与集体荣誉感的种子。作品第二段情节中,雷锋画像的出现成为全舞的精神内核。当孩子们驻足凝视画像,以质朴的肢体语言表达出崇敬与向往时,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具象的榜样力量,引领孩子们感悟高尚品德的价值,在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品第三段,当欢快的上学歌曲奏响时,孩子们用轻盈跳跃的舞步、灿烂纯真的笑容,尽情展现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校园生活的憧憬。该舞蹈通过充满活力的编排,将求知的快乐与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培养了他们勇敢追梦、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这种以舞育人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桎梏,让民族精神在童真的演绎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实现了从技艺传承到文化浸润的深层跨越。





Daily??





《大地之子》的演绎,则将团队协作与舞台表现力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度。作为特殊学校聋哑儿童的作品,它超越了生理的局限,成为一曲生命的赞歌。在无声的世界里,小舞者们通过心灵的感应与肢体的对话,实现了超越语言的艺术沟通。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创造力,将团队协作升华为一种精神共鸣,将舞台表现力转化为生命力量的呐喊。作品通过灵动舞姿复刻出青海珍稀动物的鲜活姿态,进而激发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兴趣;以群舞展现动物和谐共生的场景,传递出生命平等与相互依存的人生智慧;结尾升华的生态保护主题,将“守护自然”的理念深植童心,引导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助力培养敬畏自然、践行环保的新时代好少年。这部作品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创新突破,更是对人性光辉的深情礼赞,它证明了艺术的力量可以跨越一切障碍,让生命在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此次原创舞蹈大赛少儿组不仅是对孩子们艺术表现力、舞台掌控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集中检验,更是对老师们创作思维、艺术视野与教育匠心的考验。纵观本届大赛少儿组,艺术表达的多元性与成长教育的契合度值得肯定,但作品质量仍存在提升空间。部分作品在童真童趣的呈现上有所缺失:有的作品编排过度追求成人化的技巧与叙事,复杂的肢体语言和深邃的主题表达超出少儿的理解范畴,导致舞蹈失去本该有的天真烂漫;有的作品虽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却未能从儿童的视角构建出生动的想象世界,人物形象塑造流于程式化,未能激发童趣共鸣。相比较之下,《河湟花棍》《小雪人·蒙蒙》《小小红船心中航》等作品却洋溢着童真气息,但在专业打磨上略显不足,舞蹈动作设计缺乏对少儿肢体特点的精准把握,音乐节奏与舞蹈编排的适配性仍需优化,致使表现力与感染力打了折扣。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大赛,一等奖作品《金色的云朵》与《草原垒梦》在创新表达、叙事架构及童真意趣的传递上颇具亮点,但若从艺术创作的留白美学与意象张力来看,编导对作品的编排仍存在可精进的艺术维度,部分形象的呈现若能跳脱直白的具象化表达,以更具隐喻性的符号语言或意象化的肢体叙事重构,或许能在虚实交织的艺术场域中,为观众开辟出更富想象张力的审美空间,让童趣的诗意在若隐若现的意象里生长出超越表象的惊喜感,使作品的艺术表达从“可见之形”升华为“可感之境”。

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少儿组的舞台,既是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也是梦想与艺术的试金石。这场赛事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比赛的范畴。那些闪耀的瞬间,那些未达预期的遗憾,都化作了推动少儿舞蹈事业前行的力量。愿未来的赛事中,舞蹈教育者们继续深耕文化沃土,以更敏锐的视角捕捉童真,以更包容的姿态拥抱多元;期待小舞者们永葆对舞蹈的热忱,在艺术的滋养中自由生长。让我们共同期许,在下一届大赛中能涌现出更多兼具文化厚度与童真温度的作品,让青海少儿舞蹈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碰撞中,绽放出更璀璨的时代华彩。

END

青海省舞蹈家协会


地址:城西区五四西路1号


电话:0971-6306845

审核王建青

编辑|李 娴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