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舞评 |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舞评之一
最新动态
舞评 |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舞评之一
2024-08-2934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海省舞蹈家协会、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山西省舞蹈家协会、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活动,于2024年8月19日至21日在西宁市盛大上演,现已圆满落幕!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突出作用,现开辟网上舞评专栏,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舞蹈鉴赏平台。将陆续推出系列舞蹈评论文章,敬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关注。舞评仅代表作者观点。



情系母亲河、舞动黄河源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观后感

青海省艺术研究所  张巍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这里,遥远高寒的冰原雪地、冰川融雪的涓涓细流,一路汇集孕育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浩浩荡荡的黄河水让沿黄九省(区)的文化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舞蹈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黄河流域九省(区)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此时的脑海中依然在回想回味着展演现场时的情景。

此次展演,吸引了来自九省(区)的46名舞蹈青年才俊带来的29部作品,汇集了黄河流域内极具地域特征、民族特性、时代烙印的民族舞蹈瑰宝,涵盖了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等民族舞蹈,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以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语汇,立体展示了黄河儿女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的内在追求,生动描绘出黄河流域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经过为期3天的展演,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藏羚奖19部、十佳作品彩陶奖·10部。

由河南省舞蹈家协会选送的三人舞作品《象形之“中”》,给人留有深刻印象。 三人舞《象形之“中”》是演绎“汉字的诞生”的舞蹈作品,该作品以“造字圣人”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为原型,以男子三人舞呈现出了“汉字从何而来”的故事。整个舞蹈分为“四段式结构”,第一段落,以蜿蜒流动之形,演化出了“水”字;第二段落,以高耸壮阔之姿,演化出了“山”字;第三段落,以斗转星移之势,演化出了“日”字。第四段落,水、山、日这三个字合而为一,演化出了最重要的“中”字。此作品以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与肢体艺术来演绎“文明的进化”,进而讲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

由山东省舞蹈家协会选送的女子独舞《清照·倾青》运用中国舞的艺术形式,以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首词为引入——“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表现出李清照豪放洒脱的个性背后,蕴含的婉约柔情之美,及面对国破家亡之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文人风骨,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女性坚强独立的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此作品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够充分展示舞者的个人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而且能够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向观众传达出深刻的美学体验和情感共鸣。该作品无论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还是通过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展示,女子独舞《清照·倾青》都能让观众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最另人眼前一亮的是男子独舞《牦牛》。此作品是以拟人化的方式来表达在青藏高原生长的牦牛,它以粗犷的身体,矫健的大腿,时而迅猛,时而柔韧,而牦牛犹如男人般的沉稳,在沉静中激发,在稳重中积淀,是一种向下沉淀后向上向尚的力量,一种奔腾不息,勇往向前的动力,是谦和睿智的隐喻。该作品通过独特的创意、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呈现出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以拟人化的舞姿,展示出牦牛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及独特性,舞者通过优美的身体线条和动作,生动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意境。然而,要达到更高水准的舞台呈现,这就要求舞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力量以及高水平的舞蹈技巧。同时,也要求编导、舞者都要具有深厚的舞蹈基本功、丰富的舞蹈经验以及优秀的编创能力,才能使整个作品的直观感受、真实性达到最佳,才能够深深地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与观众产生强烈地情感共鸣。







最后,希望青海本土的编导、演员们,能够以此次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为契机,加强学习、增进友谊、拓宽眼界、互学互鉴、再接再厉,努力为推动青海舞蹈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青海省舞蹈家协会


地址:城西区五四西路1号


电话:0971-6306845

审核王建青

编辑|李   娴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