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评 |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舞评之五
2024-09-065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海省舞蹈家协会、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山西省舞蹈家协会、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活动,于2024年8月19日至21日在西宁市盛大上演,现已圆满落幕!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突出作用,现开辟网上舞评专栏,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舞蹈鉴赏平台。将陆续推出系列舞蹈评论文章,敬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关注。舞评仅代表作者观点。
观“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
——舞蹈作品《象形之“中”》有感
青海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芦佳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于2024年8月19日至21日在青海西宁盛大举行。本人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展演的评论员。在为期3天的现场展演中,通过黄河流域优秀舞者的深情演绎、热情舞动、精彩舞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雄浑与包容,民族舞蹈艺术的绚烂与多姿,舞者技艺的精湛与高超,令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舞蹈是人们从古至今表达情感、追求艺术感的一门学问,也是极具现场感染力的一门艺术。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存有最独特最悠久的舞蹈文化,也充满着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人文精神。通过此次现场观演,本人对三人舞《象形之“中”》印象颇深,该作品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生动的表现出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博大精深。
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符号来传递汉字信息。汉字的结构、笔画,为舞蹈创作编排提供了丰富的元素;汉字的形式、内容、含义,又为舞蹈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三人舞《象形之“中”》在创作过程中,编创人员充分借鉴了文字的形态特点,通过将汉字的意义、概念、形态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将舞蹈动作组合成具有形象和象征意义的形式,经过舞者在舞台上形体和动作上的直观呈现,准确地传达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深刻形象地揭秘了甲骨文中汉字的形象魅力。同时,该舞蹈还以部首和偏旁用来构成舞蹈动作的基础元素,使得舞蹈更具有结构美和视觉冲击力。如:以“人”字为例,舞者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舞蹈《象形之“中”》是通过动作和表情来传递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舞者将动作与情感相结合,通过融合汉字的象征含义,创造出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出“人、鸟、中、国、出”等汉字的形象,为舞者提供了深层次的表达方式。如:“鸟”字就展现出生灵奇动、轻盈;而“中”字就更为突出了文化思想上自信自强的精神追求。
总之,通过舞蹈《象形之“中”》的精彩演绎,使我们透过甲骨文窥见了先民的生活哲学,感受到了舞蹈作为人类原始而共通的艺术形式,跨越时间长河而又不朽的生命力。
本次舞蹈展演的水平非常高,每个参演作品都生动展现出了自身的独特魅力和舞蹈韵味,也充分彰显了黄河流域九省(区)舞蹈创作的最新成果。让我们以此次展演活动为契机,加强舞蹈艺术交流互鉴,大力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华精神,努力为推动黄河流域舞蹈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海省舞蹈家协会
地址:城西区五四西路1号
电话:0971-630684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