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舞评 |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舞评之七
最新动态
舞评 | 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舞评之七
2024-09-273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海省舞蹈家协会、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舞蹈家协会、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陕西省舞蹈家协会、山西省舞蹈家协会、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活动,于2024年8月19日至21日在西宁市盛大上演,现已圆满落幕!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突出作用,现开辟网上舞评专栏,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舞蹈鉴赏平台。将陆续推出系列舞蹈评论文章,敬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关注。舞评仅代表作者观点。





无私大爱铸就时代之美

——观舞蹈作品《多杰老人》有感 

胡 娟 内蒙古包头市艺术剧院





近日,“黄河流域九省(区)单、双、三舞蹈展演”在青海省西宁市盛大举行,此次展演以中华母亲河串联起沿黄各地的优秀舞蹈作品。参演作品既体现了沿黄地区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又兼具时代特征,极具观演性,充分体现了文艺作品“创新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呼声。在本此次展演中,由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藏族三人舞蹈《多杰老人》,给人留有深刻印象。该作品以关注当代生活和时代主题为视角,通过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保护,生动传递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为人民而舞”的主题立意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我国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核心理念。近年来,现实题材舞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舞蹈《多杰老人》便是取材于青海省被称为“泽曲草原的鸟管家”——多杰老人,他通过20多年来坚持巡护湿地,守护美好家园,捡拾垃圾、救助鸟类,让泽曲草原湿地变成了一个生态秀美的鸟类栖息天堂。该作品着眼于人与自然这一宏大主题,以多杰老人所经历的生态遭到破坏——守护湿地鸟类——变回绿水青山——接力棒的传递”的几个主要阶段为线索展开叙事,将多杰老人与鸟类相伴的故事娓娓道来,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着眼,生动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发展的共同夙愿。

地域与当代相融的动作语汇

该舞蹈以三人舞的形式呈现,运用叙事手法进行编创,将藏族舞蹈的?动律元素与当代舞相结合,并在动作中加以生活化的场景进行叙事,使作品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当代的艺术表达。在该作品中,编导在保留藏族舞动律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舞技法,运用当代舞张弛有度的动作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重塑了舞蹈语汇与舞蹈语境。如在作品中段,舞者斜躺在地,以单腿力量支撑快速在原地旋转,呈现顺时针的圆形调度,通过圆形动作的巧妙设计,传递出“多杰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信念的深刻内涵。 

虚实空间相映的叙事表达

该作品在舞台空间的运用上,巧妙的设置了两个时空场景,独、双同步并存,并紧密结合情节的需要进行合理变换。舞蹈中的双人舞动作多以拟物拟人为主,时而是奔跑的牦牛,时而是受伤哀鸣的小鸟,时而是迷失自我的人类,时而又是加入巡护的接班人,如此形成了与主人公的虚实结合,进而使整个舞蹈的表达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这种衬托式结构的编创方式与舞台空间处理相结合,营造了不同的叙事对话,由此构成了舞台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契合。




“如果鸟儿会说话,我就想给它们说,谢谢你们能和我做朋友,欢迎你们常来我们这里,我会一直保护你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多杰老人》便是取材于真实生活里的感人故事,聚焦现实题材,反映当代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表达,也是编创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充分体现。值此机会,向所有为本次舞蹈展演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演员、编导、工作人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愿我们以此次展演为契机,秉承多元一体、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开创未来,以舞传志、以舞育人,期待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舞蹈作品,奋力为推动黄河流域舞蹈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青海省舞蹈家协会


地址:城西区五四西路1号


电话:0971-6306845

审核王建青

编辑|李   娴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